3D電影成發(fā)展趨勢 國產(chǎn)3D電影如何突圍
中國投影網(wǎng)投影資訊 來源:光明日報 2012-2-14 10:00:56 編輯:沉默者 [
大
中 小 ]
內(nèi)容導航:
國產(chǎn)3D電影究竟靠什么突圍?
2011年,3D電影在內(nèi)地贏得50億元的高票房,但國產(chǎn)3D電影累計票房不足5億元,其中約4億元是《龍門飛甲》一部電影貢獻的。在世界3D電影浪潮的席卷下,國產(chǎn)3D電影的劣勢顯而易見。那么,國產(chǎn)3D電影究竟要靠什么突圍?是技術、人物還是情節(jié)?
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影視系主任陳旭光教授認為,通過電影藝術角度來賞析《龍門飛甲》是存在很多缺憾的。從人物塑造、情節(jié)發(fā)展等方面都沒有超越十幾年前的《新龍門客!贰5撈捎谶\用了新的3D電影拍攝技術,順應了當今人們對電影形式的期待,所以最終取得了很好的票房。總之,3D畢竟是技術,技術不能涵蓋一切。在技術基本解決的前提下,回歸藝術本身,有連貫及吸引人的情節(jié)、穩(wěn)定的人物關系、鮮明的人物性格等基本因素才是一部好的電影應該具備的。

徐克導演認為:“3D本身不是最困難的,電影本身的內(nèi)容與3D結合,這點是我們花最多心血的地方!眹a(chǎn)3D電影發(fā)展不僅需要靠技術,更重要的是人物和情節(jié),是3D技術與電影本身內(nèi)容的完美結合,是3D技術為電影內(nèi)容提供的支持。2010年,3D電影《阿凡達》在國內(nèi)的票房雖然遙遙領先,但國產(chǎn)2D電影《唐山大地震》的票房也在當年國產(chǎn)電影票房中位居榜首。沒有3D的《唐山大地震》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其簡單而有內(nèi)涵的故事,在于其對人物塑造的功底及深刻的立意。
國產(chǎn)3D電影剛剛起步,未來面臨的技術挑戰(zhàn)必定會層層突破,只是在攻克技術難題的同時,應將3D電影這門新技術與電影藝術完美結合。
上一頁
1
2
3
免責聲明:本文來源于光明日報,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,若有任何疑問,請與本文作者聯(lián)系。
內(nèi)容導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