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除盲區(qū) 平板電視售后需有法可依
|
中國投影網資訊
[2006-3-9 8:22:03]
編輯:姻姻
|
據省消協(xié)統(tǒng)計,目前圍繞“平板彩電”的消費投訴呈上升趨勢。但是,由于國家有關家電“三包”規(guī)定,只明確了傳統(tǒng)的“顯像管”式的電視機修理、更換、退貨(俗稱“三包”)責任和義務,而“平板彩電”若出現質量問題尚無法可依。
3月6日,省消協(xié)召集消費者、廠家、工商、質監(jiān)、電子檢測等方面代表,共同探討解決“平板彩電”盲區(qū)的良方。
消費者:想說愛你不容易
消費者邢巖,述說了他購買“平板彩電”后的遭遇。2004年1月,他在沈陽一商場花3萬余元購買一臺著名品牌的等離子彩電,到當年10月該彩電即“有聲無影”了。他找到廠家指定維修站,來人將整個后殼模塊板全換了,才算修好。
豈料,2005年10月,該彩電“舊病復發(fā)”,邢先生又找維修站。這次人家以“已過保修期一年”為由,說維修也可,但得先交400元開機費,有問題將全額交費用。邢先生認為,自己花3萬元買的東西,沒到兩年兩次犯同樣病,這維修費全得自己掏,實在不公平。遂多次找廠家交涉,對方一直沒答復。無奈的邢先生只好妥協(xié)認掏“檢查費”。維修人員登門一查:“病癥”同上次一樣,模塊損壞。對方開口要維修換件費8000多元,另加200元“檢查費”。幾經“講價”,對方最后才“優(yōu)惠”邢先生,收其“維修換件費”5000多元、“檢查費”115元。
據省消協(xié)統(tǒng)計,近來類似邢先生這樣投訴“平板彩電”的消費者明顯增多。
邢先生提出3點建議:一是“平板彩電”的正常壽命到底是多長時間,廠家應明示;二是如此貴重的商品,廠家僅自定保修一年是否合理?三是希望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制定“平板彩電”的三包、市場準入和問題商品召回制度。
廠家:愛有幾分,說不清楚
L G、東芝、廈華、長虹等有關代表,各自表述了對“平板彩電”三包問題的看法。
一位廠家代表說,“等離子”等電視2003年才開始上市,不止我們一家保修1年,這是合理的,因為國家還沒制定相關規(guī)定。從今年1月1日起,我們企業(yè)還率先將模塊主件等主要部件的保修期延長至2年。
第三位廠家代表則說,生產廠家之所以都將保修期自定為1年,因為“平板彩電”的大屏幕都是從國外進口的,對方對屏幕的保修期只承諾18個月,所以各廠家只好把產品保修期定為1年。再說,“平板”產品的屏幕價值占整個產品的70%左右,成本很高。
記者問其中一位廠家代表,能否像普通電視那樣把保修期延至3年,對方連連搖頭說:“連我們老總都不敢定這事”。
消協(xié)及工商等部門:不應轉嫁風險
省工商局負責合同監(jiān)管的人士指出:盡管現行法規(guī)還未制定“平板彩電”的明確三包期限及內容,盡管現行企業(yè)對“平板彩電”的所謂保修期來自“行業(yè)標準”,但《消法》、《合同法》等國家法規(guī)早已規(guī)定了交易雙方的“公平對等”、“誠實信用”等原則。如果以“屏幕進口,就只保修18月”為理由,將出售產品定為保修期1年,把風險轉嫁,對消費者來說明顯有失公平誠信。
省消協(xié)有關負責人認為,“平板彩電”企業(yè)目前自定的保修規(guī)定各不相同,總體看有消費者承擔風險較大的問題。省消協(xié)將根據各方意見,向有關方面提出建議,盡早出臺公平的三包規(guī)定。同時也提醒消費者,目前選購“平板彩電”類的商品須理性慎重。
|
|
文章來源:IT世界 |
【推薦給朋友】【投稿建議】【加入收藏夾】【大
中 小】【打印】【關閉】【評論】【頂部】 |
|
|
-
|
|
|